日期:2016-1-11(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)
古城周村文化热--淄博新闻
以前暑假,孩子一个人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,家长不放心,工作也不安心。现在儿子在图书馆里学习,我就踏实多了。8月10日,周村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李海燕告诉记到图书馆,孩子在图书馆看书写作业,累了还可以看看电影,饿了中午就到地下餐厅花上十几块钱吃自助餐,有时还跑到文化馆练练歌,跳跳舞,一天忙得不亦乐乎。更让李海燕欣慰的是,孩子在图书馆里泡了一个月,性格安静了不少,也养成了读书看报的好习惯。
在周村,最高大上的建筑是图书馆、文化馆,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也是图书馆、文化馆。每天都有千余人涌入读书,每晚楼前的百姓大舞台人头攒动,歌声此起彼伏。很多跟李海燕一样的周村群众,都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。
周村图书馆、文化馆坐落于政务中心对面,十足的黄金地段。曾有三家房地产商提出在此搞房地产开发,能给区里带来几千万元的财政收入。可周村区却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,拿出1.7亿元建起了集图书馆、档案馆、文化馆、老年活动中心、行政审批、政务服务、市民热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服务中心周村市民之家,而且每年还要倒贴410多万的运行费用。建设幸福周村,既要富口袋,更要富脑袋。之所以这样做,就是让周村老百姓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果,享受到丰盛的文化大餐,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。区委书记韩昆山说。
周村是百年商埠,文化底蕴深厚,是鲁商发源地。近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与落后的文化基础设施形成了鲜明对比:图书馆蜗居在一个500平方米的地方,馆舍小,借阅也不方便,每天去读书的人寥寥无几;文化馆位置偏远,设施陈旧,场地狭小,活动开展受到很大约束。2013年6月,周村区决定,按照国家一级馆标准兴建图书馆、文化馆。
新落成的图书馆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,藏书20万册,可容纳460人同时阅读。从原来的手工誊写借阅证,到现在扫一扫条形码便可完成图书登记、借阅信息的录入,新馆给市民阅读带来极大便利。记者在图书馆看到,崭新的报刊桌和书架、数字化的电子阅读设备、可以放映电影的多媒体教室、市民互动的读者沙龙专区、免费的wifi,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读书。最让人高兴的是,在这里借书看书都是免费的。新图书馆让我身边的很多人都爱上了读书,也让周村这座城市充满了浓浓的书香味。市民赵梓彤说。
与图书馆安静的读书环境相比,隔着一层楼的文化馆则是热闹异常。王欣怡和20多名学生,正在排练室跟着老师练习街舞的基本动作,炎炎夏日室内空调免费开放,储物柜、饮水机免费使用。在这里环境好,老师教的也耐心,我觉得比花钱去辅导班学的还多呢。王欣怡说道。
像街舞这类公益性培训班新文化馆共开设了12个,每个班招收20人左右,平均每天流动人员200余人。这在以前半年都来不了这么多人。区文化馆馆长季凯介绍说。新文化馆不仅给周村百姓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,也为下乡送文化的文艺剧团提供了创作排练专区。今年周村区将文化惠民工程细化为百姓大舞台、文化惠民百村行等几项具体工作,为提高演出质量,区里出资招募民间文艺剧团,在专区创作排练,为百姓轮番送上文化大餐。
目前,区图书馆、文化馆、档案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对群众全部免费开放;全区8个镇、街道均建有综合文化站,全部达到国家二级站以上标准;194个村、社区全部建起了文化大院;新建提升198处农家书屋、40处电子阅览室;按照政府买单、群众看戏原则,连续四年开展文化惠民百村行活动,组织八十余支业余文艺团队,赴全区450多个演出点,完成集中演出2000余场次,受益群众近80万人次。